2021年9月10日,竞技宝第二期“学术工作坊”如期在线上举办。财政教研室主任盛锐博士,税收教研室主任赵卓娅博士,以及刘绍涛博士、王辉博士、杨琳娜博士、郭欣欣博士、赵颖博博士等十余位老师和学生齐聚一堂,进行论文研讨、学术交流。本次学术工作坊的报告人为我院新引进博士赵颖博博士和郭欣欣博士,杨琳娜博士担任主持。在9月10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学术火花的碰撞让我们深刻体会作为一名光荣教师的责任感,也为新学期开启新篇章。
首先,赵颖博博士汇报了其正在外审中的论文《信息透明、税收征管与企业税负》,主要从问题的提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研究设计、实证结果和结论这五个方面进行汇报。这篇论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构建了税收征管透明度指标,并手动收集了城市税务部门信息透明度数据,考察了税收征管透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不规范的税收征管活动所产生的“征税效应”和“寻租效应”将加剧企业的税收负担,而征管信息的公开透明能够减少税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规范税收征管行为,压缩企业的“寻租”空间,进而抑制税收征管产生的“征税效应”和“寻租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法制环境与征管信息透明两者之间存在互补的替代效应,并共同制约着税务人员的税收征管行为。该文为深入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意义以及经济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当前阶段深化税制改革,规范税收征管活动提供了政策启示。
这篇论文引起了税收教研室老师的热烈讨论,大家对这个选题都非常感兴趣。杨琳娜博士建议,如果在文中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是否有助于进行机制分析。
随后,郭欣欣博士和大家分享了2018年Clemens Fuest, Andreas Peichl, andSebastian Siegloch三位学者发表在AER(AmericanEconomic Review)上的“Do Higher Corporate Taxes ReduceWages? Micro Evidence from Germany”。郭欣欣博士主要从引言、制度背景和数据、实证策略与分析、理论机制与异质性分析、结论与展望这五个方面汇报。这篇论文主要使用德国市政当局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6 800项税收变化进行识别,估计公司税对工资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使用事件研究法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德国工人承担了总税收负担的大约二分之一。同时该文章运用行政关联的雇主-雇员数据进行异质性分析公司和工人对于税收负担的比例效应。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利润转移机会对公司工资税发生率的重要性。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低技能、年轻和女性雇员承担了更大的税收负担。
这篇AER文章中所用到的事件研究法非常巧妙且新颖有趣,引起了师生们的广泛讨论和积极提问。刘绍涛博士建议,大家都认真学习这篇论文,如果可以希望能够利用事件研究法进行论文写作。
会后,许多老师和同学表示从这次工作坊中学到很多干货,对于自己接下来的学术写作启发很大。非常期待下一期活动的举办。